叮咚买菜位于张江的总部大楼一层,挂着一幅醒目的海报,那是公司今年1月迁至新址时,带来的为数不多的几样物件之一。海报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身处稻田,认真端详着手中那株水稻。一侧的文字点明了叮咚人与之契合的价值观:学习袁隆平精神,毕生追求让中国人吃好。
因疫情迎来意外的暴发式增长后,这家成长最快的生鲜新零售创业公司说,“我们更看重的是用户的留存率和复购率,希望疫情之后依然可以在用户手机里留下来。”
疫情下,考验多过机会
在叮咚买菜副总裁张奕看来,一家生鲜电商的竞争力好比一座冰山,海平面上的是企业规模,但海平面下的供应链能力、组织能力、财务能力、数据算法能力,才是真正的支撑。疫情,就是一场供应链大考。
1月23日,叮咚买菜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所有高管驻守上海,同时成立三个小组,负责保供应、保安全、保派送。当时,全国大部分农业基地已经放假,公司采购人员也大多返乡过节,如何保供成了最严峻的问题。对此,叮咚买菜将所有采购人员紧急派往全国基地,同时努力协商召回农民,确保绿叶菜供应。因多地封路带来的物流难题很快随之而来,好在政府部门出具相关保供证明,得以顺利打通每个环节。
整个2月,叮咚买菜营收突破12亿元。把这个数据添加进公司此前近3年的“每月折后营收”折线图上,一条迅速成长的轨迹清晰可见:2017年上线当年营收3800万元,2018年营收7.42亿元,2019年营收50亿元,今年1月至2月的营收增长,几乎是一条笔直的上扬线。
“留存率和复购率,这两个数字才是推动叮咚买菜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的力量源泉。”张奕说。2020年,叮咚买菜的目标营收是200亿元。
鱼虾到家,只只鲜活
消费者线上买菜讲究一站式买全,缺少任何一样主料、配料,都有可能导致放弃下单。目前,叮咚买菜有1800个商品品类,围绕家庭一日三餐所需而设置,水果蔬菜、肉禽蛋、米面粮油、调料品、水产活鲜、豆制品、奶制品等一应俱全。
叮咚买菜分布在各地的前置仓,就像“用户家门口的云冰箱”,冷藏区、冷冻区、常温区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特色水产区里,鱼虾蚝贝肥美鲜活。能够做到活鱼活虾送到家,正是用户选择叮咚买菜的一大原因。
张奕介绍,消费者爱吃活鲜,但运输损耗特别高,这是生鲜电商行业起步时的共同难点。为此,叮咚买菜花费不小精力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鲜活水产箱,自带制氧和保温功能,保证鱼虾到家只只鲜活。
当消费者打开叮咚买菜App,将一条鲜活多宝鱼加入购物车时,会发现有“不杀”“杀好(不要内脏)”“杀好(要内脏)”三种处理方式供选择。叮咚买菜用一个又一个小细节表明,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愿意尽最大努力。
目前,叮咚买菜在全国范围内设有近600个前置仓,遍布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苏州、宁波等10个城市。其中上海数量超过250个,每个前置仓辐射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最快29分钟就能实现生鲜商品配送到家。
生鲜行业的“自来水哲学”
“让美好的食材像自来水一样,触手可得,普惠万众。”这句被视作叮咚买菜使命的话,写在总部大楼和每一家前置仓的墙上。叮咚买菜希望,用户通过手机下单好比拧开自家水龙头,无需花费大功夫、大价钱,优质安全的自来水就能通过管道覆盖到所有人家。
叮咚买菜的迅速成长也离不开每一名叮咚人的付出。在总部大楼阶梯会议室里,有一面励志的“战‘疫’英雄榜”,记录了疫情最严重时期,各个岗位表现最突出的一批员工:上海事业部分拣员韩南南2月分拣10638单,获得“分拣王”称号;上海事业部配送员张涛2月配送订单总量16.38吨,获得“Power Man”称号……
在张奕眼中,打造品牌决不能是刻意之举,而是应当尽全力把该做的、能做的、要做的做好,“品牌”自然会无心插柳柳成荫。
叮咚买菜
“五五购物节”成绩单&优惠预告
5月1日-5月10日,叮咚买菜上海地区销售额达到2.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倍,上海地区累计发放优惠券金额超过4000万元。
接下来,叮咚买菜将继续保持活动运营高频节奏,把后续1.6亿补贴实实在在给到用户。
- 即将到来的上海小吃节、上海夜生活节等重要节日节点,推出肉禽水产3件49.9元优惠装、早餐单品5折起等大力度折扣。
- 深受欢迎的0元新品尝鲜活动也会持续在线,每日翻新。配合龙虾季还将推出买底料抽奖送30斤小龙虾的重磅活动。
- 将与光明、家乐、新雅、爱森等一线品牌加强联合促销,例如光明酸奶买一赠一,买家乐小龙虾调料免费送小龙虾等。
摄影:朱泉春 张诗欢
编辑:姜天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app官网 » 为家庭的一日三餐操碎了心!浦东张江的这家生鲜电商立志做“用户家门口的云冰箱”